“何以中國·茶和天下”萬里茶道直播活動在武夷山啟動


東南網7月6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 文/圖)7月6日上午,“何以中國·茶和天下”萬里茶道九省(區)直播活動在南平市武夷山下梅村啟動。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申月,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黃仁強,內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省(區)網信辦相關負責同志,福建各設區市委網信辦負責同志,南平市、武夷山市相關負責同志等參加啟動儀式。

本次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福建省委網信辦、河北省委網信辦、山西省委網信辦、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網信辦、安徽省委網信辦、江西省委網信辦、河南省委網信辦、湖北省委網信辦、湖南省委網信辦主辦,南平市委網信辦、武夷山市人民政府、福建日報社全媒體傳播中心承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支持。
福建省委網信辦副主任楊曉冬在致辭中表示,通過網絡直播這種現代傳播方式,重走萬里茶道,就是要讓沉睡的歷史“活”起來,讓厚重的文化“動”起來。這不僅僅是一次規模宏大的網絡直播活動,更是一次對中華文明的深情凝望,以“茶和天下”回答“何以中國”的時代之問。福建將加強同兄弟省(區)網信辦及各級媒體的溝通協調,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呈現萬里茶道的壯美畫卷和時代新韻,推動“茶和天下”主題成為網絡熱點,為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凝聚更廣泛的社會共識,貢獻福建的一份堅實力量。
南平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陳中民在致辭中表示,南平以“萬里茶道”申遺為契機,積極推進下梅村整體規劃和系統保護,努力重現當年“萬里茶道”起點的繁華盛景。將以辦好此次活動為新起點,進一步把“萬里茶道”文化遺存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認真學習借鑒各地先進經驗,扎實推進申遺各項工作,不斷提升萬里茶道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讓這條古老的茶道在新時代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萬里茶道,是一條始于17世紀末,縱貫中國南北,連接亞歐大陸的國際商道。它南起武夷山,經漢口、張家口等樞紐集散,穿越草原大漠,最終抵達中俄邊境的恰克圖,全程綿延1.4萬余公里。這條古茶道,促進了沿線各國城市人員流動、信息流通和文化傳播,帶動了沿線城市的興盛,鋪就一條“因茶而興、因茶結緣”的文明紐帶,見證了中華文明的開放包容,記錄了東西方交流互鑒的輝煌足跡。萬里茶道于2019年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將于2026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申遺文本,爭取202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啟動儀式現場,歌舞《大美武夷》、情景表演《萬里茶道的起點之光》等節目以靈動的舞姿與悠揚的旋律,勾勒出武夷山水的絕美畫卷,生動再現茶道往昔的繁華盛景,以藝術形式詮釋萬里茶道深厚的文化魅力。

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網、光明網、中新網、央視頻、新華社快看、福建日報社全媒體傳播中心、海峽網及萬里茶道沿線九省(區)主流媒體等56家全國新聞媒體、平臺參與當天的活動直播。啟動儀式后,首場直播從武夷山啟程,網友跟隨鏡頭探訪下梅村、九曲溪碼頭等地,在專家與傳承人的講解中深入了解武夷茶的起源、制作技藝與貿易歷史,見證傳統茶道向數字新茶路的時代跨越;在安徽祁門縣,通過走訪茶業改良場和梅南渡古碼頭,重現祁門紅茶經水路遠銷世界的輝煌;在河南洛陽萬里茶道博物館,以碑刻、茶磚為引,展現洛陽的樞紐地位;在山西晉中祁縣,探秘萬里茶道博物館與渠家大院,揭開晉商駝隊橫跨歐亞的貿易傳奇;至河北張家口大境門,領略塞外重要茶市的歷史底蘊與茶文化傳承?;顒雍罄m還將深入內蒙古、江西、湖南、湖北等地開展直播,持續為網友帶來茶文化盛宴。
此次九省(區)直播活動,依托專業直播團隊和互聯網傳播矩陣優勢,將從武夷山下梅村一路追尋至塞外駝鈴深處,實地探訪、挖掘萬里茶道沿線城市的歷史文脈與風土人情,通過直播鏡頭帶領廣大網友“云游”萬里茶道,有力推動中國茶文化的廣泛傳播與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