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中國丨賡續“八一”榮光,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呂金藝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滿軍營,嘹亮的軍號響徹神州大地。8月1日,這個鐫刻著熱血與忠誠的日子,不僅是人民軍隊98載風雨征程的里程碑,更是一個民族對守護者最深沉的致敬。從南昌城頭的第一聲槍響到朱日和沙場的鐵甲洪流,從長征路上的手編草鞋到新時代的隱形戰機,人民軍隊的每一步跨越,都寫滿了“為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
歷史的刻度記錄著軍隊成長的足跡。1927年8月1日,起義軍的紅旗刺破沉沉黑幕,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端。此后,從長征路上的雪山草地到平型關的浴血奮戰,從三大戰役的決定性勝利到抗美援朝的立國之戰,人民軍隊在血與火中淬煉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那些在槍林彈雨中沖鋒的身影、那些用身體堵住槍眼的壯舉、那些冰天雪地里潛伏的忠誠,共同構成了人民軍隊最堅硬的脊梁。
時代的考題見證著軍隊轉型的魄力。當信息化戰爭的浪潮拍岸而來,人民軍隊以“脫胎換骨”的勇氣推進改革強軍。從成立五大戰區到組建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從裁軍30萬到推動科技興軍,一系列深刻變革讓軍隊組織結構更趨合理,作戰能力大幅躍升。遼寧艦馳騁大洋,殲-20翱翔藍天,東風導彈直指蒼穹,這些國之重器的列裝,不僅是國防實力的象征,更是維護和平的底氣。
人民的期盼塑造著軍隊本色的純度。無論是98抗洪中用身體筑起的人墻,還是汶川地震后第一時間空降災區的勇士;無論是抗疫前線除夕夜馳援武漢的醫療隊,還是邊防線上用生命守護國土的哨兵,人民軍隊始終是危難時刻的“定海神針”。
今天的中國,正處在實現民族復興的關鍵時期,也面臨著復雜嚴峻的安全挑戰。從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到保障能源通道安全;從參與國際維和,到打擊恐怖主義,人民軍隊的使命任務不斷拓展。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黨指揮槍”的根本原則不會變,“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會變,“能打仗、打勝仗”的根本追求不會變。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八一軍旗指引的方向,就是使命所在、初心所系。當年輕的士兵接過前輩的鋼槍,當新型裝備列裝部隊,這支軍隊正以更強大的實力守護著萬家燈火。每一面飄揚的軍旗背后,是14億多人民的期待;每一次練兵備戰的汗水里,都浸透著對和平的珍視。風雨兼程,砥礪前行,從歷史深處走來的人民軍隊,必將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續寫榮光,以更強大的姿態守護祖國的安寧與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的戰略支撐。
(好評中國系列評論欄目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