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紡織服裝企業的成本賬:價格竟然十幾年未變!
2016/12/31 10:49:53 樂佳紡織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生產國和消費國,吸納了大量的就業人員,也為當地貢獻了不少的財稅收入。然而,近年來,受到市場需求縮小,經營成本上升的雙面夾擊,我國服裝制造業正在經歷成本之困。
下面,讓我們跟隨央視調查鏡頭,走進鞋業出口代工基地廣東東莞,以及紡織服裝名鎮浙江諸暨,來看看紡織服裝企業的生存狀況。
水漲船不高,鞋價16年未變,一雙鞋難賺一塊錢!制鞋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然而在經歷了訂單下滑,鞋企大規模外遷之后,東莞留存的鞋類企業的生存狀況并不樂觀。
廣東東莞雅星鞋業有限公司張建兵
張建兵是東莞一家鞋企的負責人,最近他正在考慮明年擴大內銷的業務量,來緩解工廠的盈利壓力。從事鞋業20年的張建兵見證了東莞鞋業的輝煌和低落,他無奈地告訴記者,目前代工的成本幾乎壓得企業喘不過氣來,利潤更是遇到了天花板。
“這個品牌是我們工廠做了16年的一個品牌,當年的價格大概是15美金一雙,那現在還是15美金。當年的工人工資一月才幾百塊錢,不到1000錢,現在工人月平均工資達到4000塊,利潤空間幾乎已經沒有了,成本已經達到價格的天花板了,利潤不會超過一塊錢人民幣!
不止是張建兵,從在臺資鞋企打工到自己創業的吳亮也正承受著高成本的壓力,但和張建兵走擴大內銷來緩解盈利壓力策略不同的是,吳亮正在考慮是否該進行工廠機器換人了,因為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讓他走在了盈虧的鋼絲繩上,稍有不慎就有虧損的危險。
廣東東莞龍優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亮
就是比較低了,利潤大概在2%-3%左右了 ,我們現在就是接近虧本和盈利邊緣之間,主要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人工壓力,各方面社保的壓力,以及不像早些年工人那么好管。
和張建兵和吳亮比起來,鞏倫貴所在的企業日子顯然要好過一些,外單代工只是這家公司的一小部分業務,目前代工利潤維持在5%左右。近年來的代工利潤的大幅下滑讓鞏倫貴頗為感慨。
千百度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鞏倫貴
在金融危機以前,我們估計在(利潤)10%以上,金融危機以后,從08年以后,我們在8個點左右。但是,今年包括去年大概在5個點,在中間下滑的,我們在5點,4.8到5個點OEM的工廠。
由于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原材料的上漲,制鞋成本已經居高不下。另外,國際市場需求不振,鞋企業外遷東南亞,訂單轉移。東莞留存鞋企業的利潤一般在2%-3%,利潤高一點的不到5%,有不少企業處在虧損狀態。
上一篇: 撐不。河忠蝗蛑b零售品牌宣布退出中國!
下一篇: 柯橋印染計劃到2018年底,關停淘汰約50%印染廠